产品列表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来源:米乐m6网页版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4-08-27 16:06:04

  “最美科学阅读”榜的评选工作已经迈入第九个年头,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熟悉科学历程的朋友们肯定早已清晰地意识到,探索和记录永远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永远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本期的榜单中,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记录女性科学家默默送火箭上天的故事,也能看到她们作为天文学家那种勇于探索又极致浪漫的一面。这种温柔又富于力量的美感让人十分难忘。在其他的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到对数学有着极致追求的哥德尔,对基因编辑深度着迷的杜德纳。他们的故事也清晰地展现了坚持的价值。从某一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可以穿透时间的美。

  你是否梦想过当一名天文学家?如果是的话,你一定要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名天文学家,亲身经历过无数跌宕起伏的天文观测。她的文字能将我们带到天文观测的现场,聆听巨大镜片在转动时的吱呀声。这些人造巨物散落在全球各地,是地球上最接近星空的地方。从亚利桑那的悬崖,到夏威夷大岛的山巅,再到万米高空的机舱,这就是天文学家最真实的生活:每天都在前往世界各地天文台的路上。在这一些地方,天文学家绝无可能平静自己的心态,她心中各种跳脱的小剧场更能让你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永远在奔波的天文学家。

  红舞鞋看似美丽,一旦穿上就得一直跳下去。谁曾想到,被套上“脚镣”的故事也发生在科学家身上。须田桃子作为一位科学记者,围绕一项STAP万能细胞的研究,跟踪记录了相关的科学造假事件——从起初的震撼,到对研究准确性、STAP细胞是不是真的存在的质疑,到混乱的撤稿风波,再到问题的终结。跟随作者的笔触,你会感到揪心、悲哀甚至失望:即便明显的造假痕迹摆在眼前,论文的主要负责人仍坚信科学上的真实性。如同红舞鞋般的“坚信”,使他们不惜违背科学家的道德。随着事件的落幕,你也会同作者一起陷入沉思:科学家本应是什么样子?

  进入20世纪后,浮华的奥地利帝国开始分裂、崩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最前沿的科学思潮在维也纳等城市蓬勃、奔涌。伟大的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24岁时,刚博士毕业的他就撼动了数学王国的根基,提出了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他的天才毫不逊于同时代的爱因斯坦和冯·诺依曼,但是纷乱的时局、逃离以及朋友们的遭遇,让笼罩在这位天真、举止得体、一丝不苟的奥地利人背后的阴影逐步扩大,将其推入挫败和被害妄想症的深渊。而当人类一步步创造接近人脑的超级人工智能时,他的智慧将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

  她是痴迷数学的隐形女孩,她是因怀孕被辞退的资深主管,她是因热爱一次次重回职场的母亲,她是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她们一直在用聪明的头脑推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发展,直到让火箭飞向曾经遥不可及的太空。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时间胶囊,它封存着JPL历史上最独特的女性群体的故事。这些亲密无间的女孩曾遭遇不公,也见证了科技的发展与女性的平权之路——从纸笔计算到高性能计算机,到全职母亲到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职业女性,从只能做计算员到担任要职的科学家。无数微小的细节刻画出温馨而美好的女性力量。

  2012年6月,当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科学》上首次公开时,就成了比肩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让人类进入重写生命密码的时代。除了杜德纳和沙尔庞捷等人,其他科学家也迅速意识到它蕴含的巨大潜力,会带来生物医学的巨变、非凡的荣誉和利益。

  本书以杜德纳的经历展开,全面讲述了优秀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的成长,以及他们之间一场激烈又痛苦的专利竞争。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他们一如既往的热情、执着和韧性。基因编辑是上帝的手术刀,在学会怎么样成为人类之前,人类不应该扮演上帝。

  2016年,在荷兰的布尔格尔斯动物园,简·范·霍夫教授见了黑猩猩女族长“大妈妈”的最后一面。“大妈妈”露出笑容,并拥抱了这位相识40多年的老友。无数观众为这一幕动容,他们或许是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一个看起来专属于人类的情感动作,实际上也是灵长类动物的普遍行为。这正是作者德瓦尔想要讨论的内容,他通过几十年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个重要但总被拒绝接受的事实:爱、恨、恐惧、悲伤和同理心等情绪都不是人类的专属,动物确实拥有丰富的感情。这不仅会改变我们看待动物的视角,也将改变人类对自身的思考。

  量子力学是一门诡异的学科,但它并非无迹可寻。如果想要理解量子力学诞生的过程,最好的方式是跟随物理学家的逻辑思路。但物理学家在不同的思路上的进展并不同步,理论整体的演进也不遵循时间顺序。本书跳出了按时间叙事的传统架构,也没有以人物为中心,而是以理论为框架,按照量子力学先驱们的思路来理清每一处细节。有时,物理学家必须辗转腾挪几十年才可以找到答案,作者却能将最终的结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更轻松地理解,人类在这条道路上究竟探索了多远。看完本书后,你可能仍旧没办法计算量子力学,但它一定不会再让你感到神秘。

  说起鲸,远在深海里的这种巨型生物显得极其陌生。不过,这本书的作者将带领我们来到鲸曾经和现在生活的地方,见证寻鲸之旅的精彩瞬间。你会逐渐被作者的好奇心感染,想知道一些问题的答案。例如,鲸的祖先是如何从陆地来到海洋,现在如此巨大的生物又是如何存活的?那些叙说着自己故事的鲸骨,似乎也拉近了鲸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作者还向我们坦白,如果有机会到了捕鲸站,处在科学研究和商业捕鲸的十字路口,他还是会在那里等待解剖被捕鲸人杀死的鲸,尽管感到不适。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与人类共存的世界里,未来鲸的命运将如何变化?

  如果将蚂蚁、老鼠,乃至人类的一生比作行驶中的汽车,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这些生物才是司机。然而在这辆车上,也许还有一位掌握着方向盘的隐形乘客,它们就是寄生生物。在我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寄生生物操纵着宿主的行为,使宿主“自愿”成为它们的保镖、保姆和仆人,即使这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更可怕的可能性在于,寄生生物或许也影响着人类的饮食上的习惯、精神情况,甚至社会文化。书中的许多观点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争议,但无论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对这些一直被低估的生物,我们应该了解的还有很多。

  中国辽阔的疆土与复杂的地貌,造就了多变的气候类型,也孕育出了复杂的环境,曾为无数野生猫科动物提供了天堂般的栖息地。但随人类对土地的不断侵占、对生态的破坏以及滥捕滥杀,慢慢的变多的大猫正濒临灭绝,甚至完全消失在野外。这本书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向你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中国的13种野生猫科动物,并将带你跟随充满热情的研究人员,穿过热带雨林、爬过雪原石滩,体验他们从追击寻踪,到巧设红外相机,再到亲眼见到梦中情“猫”的欢欣雀跃。你会看到大猫间残酷的战争,也将看到它们与人的和谐共处,这些或许会引发你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警惕伪科普,拥抱线后魏媛媛近期就深陷这样的困境之中——家中的保健品堆积如山,从补钙强骨到健脾养胃,父母满怀憧憬地尝试,坚信“营养补充,多多益善”,却不知对“伪健康”信息进行甄别,存在重重隐患。

  2023年7月,南开大学发布计划:3年建设200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着力探索高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一年过去了,南开大学在25个省区市建起乡村工作站90余个,

  当前国产最大无人运输机——SA750U近日从陕西靖边无人机专用测试机场起飞。

  8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飞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过44分钟的飞行,顺利抵达稻城亚丁机场。这是正在进行的ARJ21飞机“环青藏高原”演示飞行的重要一站。

  在习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贺信7周年之际,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近日在西藏召开。会议公布了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发现。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

  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应该是对称的、数量应该是等量的。但现在的宇宙,却难以找到反物质。

  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推动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今年以来,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人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世界规模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下线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规模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